DQZHAN訊:全球*大“超級船廠”首單落定!中國助力沙特實現“國船國造”夢
沙特“國船國造”邁出實質性步伐。歷經多年籌建、由中國企業承建的全球*大“超級船廠”International Maritime Industries(IMI)正式獲得首批商船訂單,為船廠**投產以及沙特海事產業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。
6艘14億!Bahri首批“沙特制造”散貨船簽約
近日,沙特阿拉伯國家航運公司(Bahri)宣布與沙特正在建設的“超級船廠”International Maritime Industries(IMI)簽署協議,將下單訂造6艘62823載重噸Ultramax型散貨船,新船計劃在2028年至2029年交付,總價值約達7.62億沙特里亞爾(約合2.03億美元、人民幣14.25億元),相當于單船價格3383萬美元。
作為參考,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,目前一艘61000-64500載重噸Ultramax型散貨船新造船價格約為3325萬美元,相比去年同期的3500萬美元下降5%。
Bahri介紹稱,這批Ultramax型散貨船采用新型設計,兼具高度靈活性與運營效率,*大亮點是能夠進入基礎設施不足的港口。這一特性將幫助Bahri干散貨業務拓展至專業化市場和新興貿易航線,在提升競爭力與可持續性的同時,降低市場波動風險。
這將是Bahri船隊中首批“沙特制造”船舶,也是Bahri船隊現代化計劃的一部分。Bahri**執行官Ahmed Ali Al-Subaey表示:“這項協議對 Bahri 來說是戰略性的里程碑,也是沙特海事產業的時刻。通過與IMI合作啟動頭個大型國家造船項目,我們不僅在推動船隊現代化,也在為建設一個可持續、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海事產業奠定基礎。”
他指出,這些新船的建造將使Bahri能夠進一步拓展戰略市場,提升服務水平,增強供應鏈韌性,并為客戶及利益相關方創造長期價值。
Bahri表示,該項目將成為沙特落實“2030愿景”國家改革計劃、強化其全球海事樞紐地位的重要基石,不僅能支持沙特海事產業發展,也將增強國家經濟與供應鏈能力,提升沙特在全球貿易中的競爭力。
據了解,作為沙特阿拉伯的國有航運公司,Bahri旗下擁有并運營一支由104艘船組成的船隊,其中包括50艘VLCC、33艘化學品/成品油船、8艘多用途船和13艘散貨船,是全球*大的VLCC船東和運營商之一。
Bahri船隊中的船舶絕大部分由日韓船企承建。2019年6月,為了實現沙特“國船國造”的夢想,Bahri與IMI、韓國現代重工簽署諒解備忘錄啟動船隊擴張計劃,訂造新的VLCC。同年9月,IMI正式宣布獲得來自Bahri的首艘VLCC訂單,這也是IMI接獲的首份商船建造合同。隨后,IMI聘請HD現代重工作為分包商,在蔚山船廠建造這艘VLCC。2021年,HD現代重工建造的這艘319000載重噸“Rayah”號順利交付,成為Bahri旗下**艘LNG-ready設計的VLCC。然而,而在“Rayah”號之后,Bahri至今仍未與IMI簽署任何后續VLCC訂單。
全球*大“超級船廠”,中國企業總承包建造
對于IMI而言,Bahri*新的Ultramax型散貨船訂單有望成為船廠建造的首批商船。據了解,IMI是全球*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在2017年聯手Bahri和海灣地區*大鉆井平臺建造商Lamprell,與韓國*大造船企業HD現代共同投資成立的合資船廠。其中,HD現代持有IMI的10%股份,沙特阿美持有50.1%,Bahri持有19.9%, Lamprell持有20%。
IMI的官網信息顯示,該船廠是中東和北非地區*大的全方位服務船廠,為包括VLCC、散貨船、海工輔助船(OSV)和海上自升式鉆井平臺在內的商業船舶提供新建以及MRO(維護、維修、大修)服務。船廠基礎設施嵌入了涵蓋人工智能、生物識別和物聯網在內的*先進技術,從而為客戶提供數字化時代的**優勢。
據國際船舶網了解,IMI船廠的基礎設施由中國企業總承包建造。2018年11月26日,中國電建集團以30億美元金額成功中標沙特薩拉曼國王國際綜合港務設施項目EPC合同。該項目是由中國電建集團山東電力建設有限公司(SEPCO)與集團旗下中水國際(Sinohydro)組成的聯合體中標,是中國電建集團成立以來中標金額*大的現匯項目。
沙特國王港項目由薩勒曼國王親自奠基并命名,是沙特“2030愿景”國家改革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。該項目于2019年12月開工,建設內容為修船塢3座,造船塢3座,海工塢1座,海工滑道2座,5000噸級升船機1座,水平船臺5座,突堤碼頭5座、順岸碼頭10座,碼頭岸線長度4100米。
今年4月,中國電建承建的沙特國王港項目4號干船塢順利完工移交,這是中東地區*大的干船塢,長550米、寬75米、深13.8米,共澆筑混凝土12.6萬方。4號干船塢投用后,其550米的長度可容納兩艘船同時建造,*大可建造9萬噸超大型油輪(VLCC)。6月,該項目陸域工程**完成,標志著IMI這一全球規模*大的“超級船廠”具備修造船舶功能。
按照計劃,IMI船廠正式投入運營后,每年將能建造4艘海上鉆井平臺和超過40艘船舶,包括3艘VLCC,極大地刺激當地經濟的快速增長,使沙特由“國油國運”進一步升級為“國船國造”。預計本項目將帶動沙特GDP增長170億美元,替代進口120億美元,創造80000個就業機會,,有力推動沙特實現“國油國運、國船國造”宏偉目標。